首頁 > 資訊站

愛滋病病毒

愛滋病病毒 (HIV)
愛滋病的正確名稱是「後天免疫力缺乏症」,是由「人類免疫力缺乏病毒(HIV)」所引起的,主要破壞部分構成人體免疫系統的白血球, 令人體逐漸喪失免疫能力, 因此愛滋病患者很容易受一些通常對健康正常人士不構成威脅的細菌、病毒或惡性腫瘤的侵襲。 目前並無根治愛滋病的方法。
 
潛伏期:10至15年
 
病徵
感染初期,感染者可能毫無病徵,外表與常人無異。也可能會出現以下徵狀:
感冒似的徵狀
發燒
喉嚨疼痛
疲倦
淋巴腺腫脹
皮疹
 
 
影響
若沒有接受治療,經過長時間後,患者的免疫系統會受到嚴重的破壞,逐漸失去抵抗嚴重疾病的能力。病者會患上較罕見的肺炎及皮膚癌等「機會性感染」,最終會導致患者死亡。
 
「空窗期」
「空窗期」是指身體受愛滋病病毒感染,直至抗體/抗原測試檢驗出「陽性反應」的時間。
 
近年,愛滋病檢測技術不斷進步,新一代檢測技術無論靈敏度或特異度都比上一代提高,而且空窗期較短。但是香港市面上的家用式測套裝產品只有第二代和第三代。如有疑慮受感染,應重複檢驗。以第四代愛滋病檢測產品為例,可檢驗愛滋病病毒一型(HIV-1)、愛滋病病毒二型(HIV-2) 抗體及p24病毒抗原,空窗期可縮短至兩至三星期。因此,合併酶聯免疫吸附測試與p24抗原檢測嘅第四代愛滋病檢測套裝,可大幅縮短空窗期。請留意,較短的「空窗期」意味著可較早發現感染,換言之,為確保健康仍須在三個月後再進行測試。
 
治療
現時愛滋病仍然無法根治,但可以透過「高效能抗愛滋病毒藥物」控制病情。患者可服用處方藥物,降低血液中的病毒含量,減慢病毒惡化,延長及改善生活質素。當病毒數量已經到達檢測不到的水平,此時傳染性已經極低,甚至有報告指出可以到達無傳染性的情況HIV Undetectable = Untransmittable (U=U),但仍然需要貫徹實行安全性行為(hyper link to condom use)。因為當感染其他性病後,可令病毒數量回升,影響健康。
 
預防藥物
暴露前預防療法 (Pre-Exposure Prophylaxis) (簡稱:PrEP)
世界衛生組織建議暴露前預防性用藥方案作為愛滋病病毒綜合預防方法之一。
不過使用此方案前,必需向醫生諮詢及接受愛滋病病毒檢驗、肝腎功能及性病檢查,以確保使用者健康及獲得預期果效。
 
暴露後預防療法 (Post-Exposure Prophylaxis) (簡稱:PEP)
「暴露後預防用藥」必須在接觸病毒72小時內開始使用。愈早開始並依從指示完成整個療程,預防愛滋病病毒感染的效果就愈理想。使用者必須連續28日定時服用「暴露後預防用藥」,貫徹及持續用藥對成功預防感染愛滋病病毒是重要的關鍵。
 
**兩種預防療法均只適用於未受愛滋病病毒感染的人
**必須按醫生指示服用預防藥物,定期接受愛滋病病毒測試、肝腎功能檢查等 **兩種預防療法均不是100%有效預防感染愛滋病病毒,更不能防止受到其他性病的感染。因此,即使服用了預防藥物,仍必須正確使用安全套,才能最有效地減低受感染的機會!
搜尋資訊